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返程的路上纪言蹊思虑了会儿,而后无果后就潇洒的放弃了,转而被沉碧头上的发簪给吸引了。

沉碧头上戴着两只发簪,一支是她父亲送她的,另外一支是纪言蹊送她的。

“这发簪寻到了?”

沉碧闻言忽而红了脸,随后才点头道:“是呢小姐,是齐公子的人寻到的。”

“哦,那可是件好事儿。”瞧见沉碧有些微红的脸,纪言蹊便不自觉地打趣了她几句,“可是澄明给你的?”

“是的,小姐。”

“依我瞧着,澄明是个有心的!”

“小姐说什么呢!”

沉碧被这么一说,脸越发红了,“澄明不过是奉命行事,归根到底还是齐公子对小姐上心,才让奴婢这个做丫鬟的也沾了些福气。”

沉碧这话听得纪言蹊心里甜滋滋的,本还想揶揄沉碧几句,马车却已不合时宜地停在了门口。

于是她也只能作罢,规规矩矩地下马车回了院子,人还未到院子便得知了一个好消息。

前工部侍郎致仕,今日圣上在金銮殿上宣布了一批朝廷命官的调任,纪淮安被升任为了从四品,而工部侍郎的位置则由乔大人顶替了。

这位乔大人年轻时乃是武将,以铁腕作风为人所知,后面因细作叛敌而身受重伤,伤好之后便被调去西州任了从三品的闲职。

他在那个位置上待了整整八年,如今终于得以向上走了一阶。

可这乔大人虽然能力不弱,却并不熟识工部事宜,加之年纪已大又在西州闲散了这么些年,怕也是在这个位置上熬不过几年的。

所以现在朝中瞧得着风头的人都猜,这个位置怕是留给纪淮安的。

来宣读圣旨的公公态度也十分恭敬,明里暗里地提点了纪淮安几句,纪淮安听得云里雾里,却还是十分懂事的塞了几片金叶子恭恭敬敬地送那公公离了府。

公公的话大意是说,纪淮安有贵人相助,是个好福气的。

可纪淮安待在书房里想了许久,也没想出来是何人助自己,毕竟圈子里来来回回也就是哪几个人,大家能力几何多多少少还是有数的。

苦思无果后,纪淮安选择了静观其变。

因为纪淮安的升迁,整个纪府都是一片喜乐之相,纪言蹊心里也是高兴的,大家一放松戒备,她便可以腾出手来处理自己与陆家的婚事了。

谁晓得纪言蹊还未出手,便又来了一件令她头疼的事儿。

新上任的工部侍郎乔连春连京都的府邸都还没打点好,便递了拜帖来纪府,纪淮安虽然心里觉着奇怪,可还是很客套地接待了乔连春。

前来拜访的人除了乔连春还有他的嫡次子,乔宸权。

父子俩长得倒是极为相似的,都是一张威风的国字脸。不过父亲乔连春说起话来铿锵有力,儿子乔宸权则十分寡言,想来是自小受父亲影响较大。

纪言蹊对这位乔大人突然拜访的动机也感到十分好奇,便遣了沉碧前去打听,听到的回禀消息是:

乔连春想与纪家联姻,但并未指明是哪位姑娘。

纪言蹊被这半道上跳出来的拦路虎吓得不敢动了,连忙跟沉碧说,陆府的事情暂且先停下。

她可不想刚一摆脱陆家的婚约,又摊上乔家的事情。

不过她左思右想愣是没想明白,乔连春这般动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按理说他如今已是正三品的大员,若要政治联姻绝不可能选没有任何优势的纪家。

可若是儿子喜爱,又怎会不提及到底是哪位姑娘?

想不通,纪言蹊实在是想不通。

一番纠结下来,纪言蹊决定散学后去纪老太太那里探探虚实。

纪言蹊到纪老太太那儿时,正巧碰见了前来祝贺的阁老夫人。

纪言蹊见人一愣,仪态端庄地行了一礼,“给舅奶奶请安。”

“哎哟,瞧这丫头生得多标致啊!”

陆太夫人赶忙起身虚扶了纪言蹊一把,“快坐到我身边来。”

架不住陆太夫人的热情,纪言蹊便在纪老太太期许的眼神下坐到了她们旁侧。

“言蹊方才还在门口便听见两位长辈的笑声了,不晓得是何事叫您们这般开怀?”

“我呀,方才在听你舅奶奶说你大表姐府中的事情呢,听说她们府中养在乡下的那个小姐近日给接回来了,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陆家大小姐嫁的是品国公府的嫡子,品国公府子嗣单薄,家中仅有两位公子,而小姐只有这唯一的一位。

这位小姐既是家中唯一的姑娘,又是年纪最小的一个,自小便受尽宠爱。

可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让她失去了说话的能力,成为哑巴的姑娘自卑到了极点。

后来,品国公府的嫡长子也生了一场怪病,反反复复就是治不断根,家中长辈请了法师前来做法。

法师说是这姑娘八字硬,冲撞了长子的康健,若要长子无忧长大,还得将姑娘送得远远的。

品国公府的长辈本来不舍得将幼女送走,却不想法师的话被这幼女尽数听去,当时年纪不过四岁的幼女竟然跪在诸位长辈面前自请搬去乡下。

听着两位长辈不无叹息的描述,纪言蹊倒也觉得这姑娘也是个心思纯善的,免不得也有些怜悯于她。

“说吧,你这丫头有何事找我?”

直到祖孙两送走了陆太夫人,纪老太太才笑呵呵地坐回软塌上,看纪言蹊略显惊讶的眼神,明了一笑:“若不是有事找我呀,你怕是瞧见我那大嫂就跑了,哪还能搁这儿听这许久?”

“哈哈哈,祖母真是明察秋毫呢!”纪言蹊秉持着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的准则,挽住纪老太太的手轻声询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你这丫头倒是敏锐。”

纪老太太笑着点了点纪言蹊的脑袋,然后同她慢慢分析了起来。

乔家沉寂多年到底是不比以前了,更何况如今他们赴京任职,到底是比不得西州根深蒂固。

所以乔老爷子现在少不得要寻几位盟友,以便他能够迅速在京都立稳脚跟,而最为稳固的结盟只有姻亲。

至于为什么会选中纪家,原因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