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纪言锦出了阁,便已是三月头上。

此时白雪消的胎已坐稳,加上纪言蹊的婚事也已迫在眉睫,自然就不能叫纪言蹊再帮着管家什么的。

白雪消重新主持起了中馈,纪言蹊则老老实实待在灵蹊院里待嫁,皇室婚礼的嫁衣都是由宫里的尚服局准备的,纪言蹊不必绣嫁衣,时间便全部用来学规矩了。

除了学规矩以外,纪言蹊也总算是腾出手来梳理晏踏枝一事的证据。

墨英办事虽没有沉碧那般机灵,却胜在手段果决,抓了绑匪一顿毒打,叫人心生恐惧问什么都不敢不答。

绑匪说,的确是晏踏枝给了银子给他们,让他们半道上打劫纪家的马车。

若是纪言蹊给得不出银子,便拿纪淮安开刀,她再冲出去来个美救英雄。

若是纪言蹊给出了银子,便拿了她要紧的贴身丫鬟为难她,只要她不应就抓纪淮安下手。

层层紧扣,要的就是把这不忠不孝的帽子给纪言蹊戴上,然后自己再来个力挽狂澜,成功回到纪家。

晏踏枝这计用得好,可纪淮安到底是没受到一丝半点的伤,便是捅了出来依着晏踏枝的伶牙俐齿,恐怕到时候也就是责骂几句罢了。

这不够,远远不够,纪言蹊要的是彻底扳倒晏踏枝,只有这样白雪消的日子才会太平,她也才能安心出嫁。

墨英不比其他丫鬟,自小在宫中长大的她见过不少阴谋,因此对于这事儿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建议的。

“小姐若想速战速决,打草惊蛇也未尝不可。”

纪言蹊闻言思忖了下,随即抿唇一笑,“倒也是个法子,那便麻烦墨英去帮我查一查前段时日的流言是从哪儿传出来的吧,大张旗鼓的查。”

墨英略一思量,才反应过来纪言蹊要查的是前段时日外头关于陈国公府逼迫纪淮安扶正白雪消的流言,点了点头应下后便出去了。

初春天气昼夜温差极大,一场雨一下邢嬷嬷就病了,病来如山倒,向来硬气的邢嬷嬷也骂不动了。

邢嬷嬷虽然素日严苛了些,可教给纪言蹊的东西却也是不少的,所以纪言蹊极为敬重她。

邢嬷嬷染疾,纪言蹊也是颇为上心的,大夫请了一批又一批,每日也要亲自前去询问一二才算。

得纪言蹊如此优待,邢嬷嬷是有些意外的,意外之余对这个未来的齐王妃又多了几分喜爱。

这世间聪明人不少,比聪明更珍贵的是却是心思端正。

邢嬷嬷病了,也就没人教习大家伙儿规矩了,如此一来,众人也就忙活起了旁的事儿来。

趁着纪言蹊好不容易得了空,柯掌柜便递了帖子进来,要与纪言蹊汇报这段时间铺子的事儿。

纪言蹊在花厅见了柯掌柜,拿着账簿翻了几页,便大抵知道柯掌柜的来意了。

纪言蹊手里的执鸿居依旧是赚的,年关里各家送礼的多了,进账自然是只增不减,倒是新开的糖果铺子,月月亏损,柯掌柜看着它就烦。

“按理说,年节里各家各户都是要采买糖果的,怎的这账却没有半点涨幅呢?”

“大家伙儿采买这些都是认准老字号的,咱们的确占不到半点优势。”

“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柯掌柜可都打探过一遭了?”

“我前些日子将京都卖得好的几家糖果铺子都尝了一遍,味道各个都比咱们好。便是生意不如咱们的,味道也比咱们好。”

柯掌柜撇撇嘴,又忍不住抱怨了句,“吃得老夫现在都还牙疼呢。”

“那柯掌柜的意思是?”纪言蹊抿唇轻笑一声,“总不能是来找我抱怨牙疼的吧。”

被看穿心事的柯掌柜嘿嘿一笑,将应对的法子说了出来。

“我瞧中一间名为榛味坊的铺子,这间铺子虽然铺面不大,但味道却是京都里最好的。我想着不如花点钱将这件铺面一道盘下来好了。实在不行,去请一位制糖师傅过来也是好的。”

盘一家铺子需要大量的资金流动,柯掌柜一个人做不得主,自然只能前来请示纪言蹊了。

纪言蹊想了想倒也无甚不可,于是便点头应了下来,末了又嘱咐到:“买卖不成仁义在,成与不成都切勿伤了和气。”

“老夫省得。”

送走柯掌柜,纪言蹊便将门口苦等已久的墨英唤了进来,“可是有消息了?”

墨英点点头,如实道来。

府中线索查到厨房里头便断了,想必晏踏枝也是聪明的早早做了打算,墨英无奈,只能查了出去。

查来查去无甚头绪之时,墨英遇见了自己新晋的大嫂——沉碧。

沉碧出嫁后,便没再回过纪府。

沉碧本来是预备继续回府侍候的,但纪言蹊却说不忍心拆散他们这新婚燕尔的,且城北到城南也有些距离,一来一回也着实够折腾,便让她好生在家里过过日子。

等纪言蹊出阁了,她再去齐王府陪着自己便是。

沉碧很想反驳,却拧不过纪言蹊,也只能答应下来。

因此这么算下来,沉碧也有些日子不曾瞧见墨英她们了,于是便拉着墨英去了家里用饭。

饭间,几人便聊起了纪言蹊眼下在查的事儿,哪晓得澄明一拍大腿,倒是解决了墨英的困惑。

前些日子坊间的传言,苏瑾珩也是知道的,所以气愤之余便派了澄明去调查此事,最后倒真叫澄明查出了点东西。

坊间的消息是从一家官吏夫人们时常光顾的脂粉铺子里传出来的,造谣者便是脂粉铺子里的一个小丫鬟。

小丫鬟素日里是专门为各家夫人奉茶的,来得多了便偶尔也会搭上几句话,于是这谣言一来二去便经着小丫鬟的嘴传了出去。

澄明通知顺天府拿人之时,小丫鬟拒不承认自己收人钱财的事儿,只说自己也是误信了外头的小道消息,又想借着话与各家夫人套套近乎,这才闯下如此祸端。

这话澄明他们是不信的,不过只要这小丫鬟咬死了不认,他们也不能屈打成招不是?

于是此事最后便以小丫鬟收监顺天衙门为结局,没再继续往下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