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次屯粮的事因着大家都比较配合,要买多少粮,暂备的钱也在隔天一早就准备齐了。

大米、棒子面、二和面、土豆、大白菜等等耐存的食物,几乎各家都打算屯上半年的量,像易中海,他计划和大家屯的量差不多,不过他家人口少,别人半年的量,他家混着吃一年也不差。

这每家半年的量,院里十几户人家,三位大爷去定粮时便是近千元的新币价,这还把粮行的负责人吓一跳。

他最近可是听到上面消息在不断收拢粮食,咋听这一买就上千元,还以为是暗中那个大资本在行动。

只见到易中海他们知道是全院集体采购这才松了口气,他就是去年公私合营这些资本家也该学聪明了,怎么可能这般明显的动作。

近千元新币的粮食,易中海他们和粮行负责人谈,一些价格再降不少。

粮行是大粮行,这千元新币的粮食倒不至于亏空店里的货,不过粮行负责人还是让四合院众人晚上人少的时候再来取粮,这也是他知道些许上面消息,这样的屯粮也是他之前没想到的,易中海他们是正规买粮,他不能拒绝,但避着点人,也是防止别人看到也这样做。

毕竟要是人人屯粮,那他这粮行后面还要不要开了。

夜黑了拉货,这院里的大小伙们辛苦了半夜才用板车把东西都拉回大院。

这还不能歇,三个大爷维持秩序,一家家叫人,对着单子先分完各家的东西。

然后便是要放自家的放自家,放不下的,等明天亮统一放地下仓库去。

四合院听说以前可是王爷别府,地下仓库库的配置自然有。这会的地下仓库可不是后世停车场那种,它又叫地窖,入口也只是一个狭窄的门板,也因为这样的设计,使其具有低温干燥的特点。

在这个电器还不常见,电冰箱还不普及的年代,这地窖不亚于一个人造冰箱。

四合院的地窖空间倒足够大,之前没这样大规模屯粮,平常也就各家放放杂物或者酱菜,这次因为屯粮,白天易中海也安排院里几个大妈收拾了出来,以后各家占块位置存着。

要放的粮不少,虽说他们四合院为了那“先进四合院”家家户户大门不落锁,但具体什么样子自家人知自家事,这不是家里时常有婆娘在家,小屋也落了锁才这样放心的吗。

这会轮到这将会存有各家粮食的地窖,不用易中海提醒大家就一致提议落锁了。防着外人来偷粮是一回事,至于有没有防止靠近地窖门的贾家那就不得而知了。

地窖落锁,这也不可能人人都配一把钥匙,这要别人拿了自家的粮食怎么办,大伙也不放心。

这时咱三大爷不愧是教书的,就想了个办法。

让三个大爷保管这地窖钥匙,而且是准备三把锁,每个大爷只得其中两把锁的钥匙,(比如易中海得1、2的钥匙,刘海中得2、3的钥匙,阎埠贵得1、3的钥匙),这样想开地窖,如何人都得让两位大爷赔着。相互监督问题自然就少了。

阎埠贵这提议立刻赢得一众认可,连一向脑子转的快的易中海也暂时没想到比这更好的方法,这也让他不由高看阎埠贵一眼,果然还是要书读得多啊。

这个好点子是想出来,但这会已经深夜了,大伙明天不少还有上工,这些事也只能放在后面慢慢来了。

等地窖的事归置好,大家又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三位大爷平日上班,他们管着钥匙院里大妈媳妇们做饭拿个什么还要等人下班回来,不太方便,大伙就再次提议把钥匙给三位大妈管着。

和大爷们作为夫妻的大妈们,那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大院众人还是比较发现的。

除了靠近地窖的贾张氏想借着年纪大图管理地窖钥匙一事没成外,屯粮一事也算告一段落。

而易家易中海夫妻俩人,也开始集中注意力为一个重要日子的筹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