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谢安笑着说道:“定芳兄难道忘了我是个读书人吗?会看病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苏定方一拍脑门,道:“我怎么忘了这茬,郎中可不就是你们读书人和道士最多吗?”

接着他想到刚才谢安说的头头是道,充满期盼道:“子昂,莫非这个病你能治?”

“想要完全根治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小孩子一般得这个病,肯定是娘胎里带的。”

听到谢安的话,苏定方的眼神立马黯淡下来。

“不过,给她缓解这倒是不难,以后多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犯病了喝一段时间药,让她和其他小孩一样这倒是有可能的。”

此时苏定方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他激动的抓着谢安的手臂,道:“真的?”

“千真万确,这个事就包在我身上了,如果不给她治好,我就不离开你家,怎么样?”

谢安的话让苏定方颇为不好意思。

“子昂,我不是那个意思,你有空了给她看看就行。”

“行了,咱俩就别这么见外了。”谢安摆摆手说道。

这个时候苏定方突然想到了什么,他把谢安的行囊拿过来,说道:“子昂,这是你的东西,你喝醉以后也不好好看着,我可是拿着它,提心吊胆了一路。

你让我给你看的房子,我已经找好了,就在我家斜对面不远处,以前是一家商人,我去看了,院子很大,房子也很多,而且布置的也很有格调,有山有水的,你看了肯定喜欢,就是价钱有点高。”

“是吗,你说不错,那肯定就不错了,明天一早我们就去看看。”

之后谢安见过了苏定方的妻子和儿女,自然也见到了那个患病的小娘子。

生的又矮又小,都不用把脉,谢安就知道她这肯定是先天性的。

其实古代所说的气疾,就是后世的呼吸系统疾病,而且大部分都是哮喘。

别说唐朝的医疗条件了,就是在后世那也是不治之症,只能缓解,让病人在平时生活中少犯病。

这个哮喘是在宋代时才有的概念,而且还很模糊,直到明朝和清朝,才越来越完善。

幸亏谢安身上有系统,一部中华药典就是无价之宝,再加上几千年来,历代先贤的真知灼见,还有现代医学的理论知识,谢安还是有信心缓解她的病情,最起码让她多活几十年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在中医里,哮喘其实就是肺部有湿痰阻碍肺气下行,所以你只要去除湿痰,肺气自然下行,哮喘的症状就会减轻。

而祛除湿痰几千年来不知道难倒了多少名家。

但是谢安不同,虽然他不是医学出身,但是来到这个时代,十几年来研究古籍,再加上现在他可以没有限制查询相关知识,可以说他一个人就集合了古往今来所有名家的理论知识。

给苏定方的小女儿诊断后,他先开了一副药,这个病需要不断的更换药方。

但是苏定方拿到药方后,看到上面的几味名贵药材,不自然的皱起了眉头。

他的家都过成这样了,哪里还有多余的钱用这么名贵的药。

这个时候,谢安拿出几块金饼递给苏定方,道:“定方兄,这个你拿着,看病要紧。”

苏定方急忙推辞道:“不行,子昂你已经给我们免费看病了,我怎么还能要你的钱?”

“定芳兄,你怎么婆婆妈妈的,我们用分的那么清楚吗?更何况看病要紧,最多等你以后建功立业再还我不就好了吗?”

在谢安强硬的态度下,最后苏定方不得不接受,不过他把谢安的这份恩情放在了心里,提醒自己时刻不能忘怀。

而另一边,封德彝的儿子跑回家后,就把今天碰到谢安的事告诉了父亲。

封德彝看到儿子眼窝已经青紫一片,他心疼道:“儿子,你放心,这个仇父亲迟早给你报。”

他的儿子不解的问道:“父亲,您的官职要比他不知道大多少,您为什么要怕他啊?”

“今天父亲教你一件事,这个不叫怕,而是叫隐忍。在如今的大唐,什么职位都没有陛下大,而现在那个谢安非常得陛下赏识,如果这个时候父亲因为你的事去找他的麻烦,陛下会怎么想?

所以我们这个时候要隐忍,从谢安之前的种种行为来看,这是一个不计较后果的人,别看他现在圣眷正隆,但是恐怕他离倒霉也不远了。”封德彝冷笑道。

在皇宫,因为解决了突厥人,李世民高兴之下就多喝了几杯,有了酒意他就想来找自己最爱的观音婢。

长孙皇后一边给他按摩着,一边听李世民说着对的欣赏。

“这个小子非常合朕的胃口,文采好,又不迂腐,而且还非常有气魄。像他出使突厥这件事,很多将军恐怕都不敢做,就是有一点很不好,他不怕朕,甚至可以说他不怕死,现在有那个小娘子在手,他会服软,以后呢?所以朕得好好想想,怎么才能把他的心收归朕所用。”李世民闭着眼,享受着长孙皇后的温柔。

“这个事您可不能问臣妾,之前您和臣妾有过约定,朝中的事臣妾可是绝不参与的,难道陛下您忘了?”

长孙皇后之所以在后世留名,就是她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绝不恃宠而骄。

“朕怎么会忘了呢,这不和你说说心里话嘛,而且这小子的事,又不算朝堂上的事,你就给朕出出主意吧!”

长孙皇后想了想,道:“人生在世,无非就是功名利禄四字,陛下不妨从这上面入手。”

李世民若有所思道:“嗯,有道理,看来朕得试一试哪一种对他有用。”

第二天的大朝会上,对于之前突厥的事要论功行赏,作为此次的大功臣——谢安,自然是第一个受到封赏的。

太监一番宣读之后,大体意思就是谢安立了很大的功,之前大不敬的罪名既往不咎,恢复功名,特赐从五品下的朝议大夫,常随皇帝左右。

此宣旨一出,朝堂上的众大臣立马议论起来。

对谢安超品录用这个他们没什么可惊讶的,主要是最后一句,什么叫常随皇帝左右,那不就是陛下的近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