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世民声音中有着急切,但是也有着冰冷,道:“还不速速道来,如有一句谎言,朕绝不饶恕你!”

谢安知道火候够了,再抻着就把自己搭进去了。

他立马诚惶诚恐的说道:“微臣遵旨,绝不敢有所隐瞒。”

“臣听闻这些年有一个人一直都是陛下的亲信,而他又和太上皇关系匪浅,最主要他还经常和隐太子私下里来往。

当年太上皇对于太子之位犹豫不决时,问过裴公,也问过这个人,裴公没有正面回答,但是这个人当时可是明确的说过,建议太上皇要么立陛下为太子,废黜隐太子之位,要么就把陛下杀掉,这样才可以永绝后患。

而当年陛下为秦王时,和隐太子一脉争斗激烈,这个人虽然身在陛下身边,但是却在两头押注,他可是建议过隐太子,趁早提前把陛下除去,以绝后患,庆幸的是当时隐太子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而他也不止一次的建议过陛下,急早对隐太子动手。

这不就是挑拨陛下和隐太子的关系,挑拨陛下和太上皇的关系吗?”

此时李世民的眼神都要喷出火来,他极力的压制着自己的情绪,声音低沉的问道:“你确定所言句句属实?”

“微臣绝不敢有一丝一毫篡改,如若有假,微臣愿以死谢罪!”

“可有凭证?”

虽然李世民此时还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是心里已经有了猜测,不过他绝不可能听凭谢安的一面之词,就对自己的大臣下手,那样会失去人心的。

“太上皇可为凭证,天牢里的前太子洗马杨荣可为凭证!”谢安沉声说道。

“来人,速带杨荣来见朕!”

“喏!”

期间屋里没有一点声音,只有两个人的喘息声,幽暗的烛火下,李世民的脸庞看不清任何表情。

谢安也一直低着头,无聊之下就数一数地上的石子,绝不发出一声异响,他可是知道现在李世民心情肯定非常不爽,自己可不触那个霉头。

不一会,披头散发,破衣烂衫的杨荣被带到李世民面前。

杨荣一进来赶紧跪在地上,诚惶诚恐道:“罪臣杨荣见过陛下,陛下圣安。”

“杨荣,朕只说一次,你听好了,当年在朕身边,是不是经常有一个人去和隐太子秘密会面,把你知道的事都告诉朕,如果属实,朕也许会考虑放你一条活路,如果不说,那么现在你就人头落地。”李世民的声音像寒冬一般,虽然平淡,但是话里的威压十足。

杨荣听后,瑟瑟发抖着,他并没有第一时间说话,不是他想为隐太子保密,而是他不知道李世民说的是什么事。

他想要抬头看一看李世民,但是又不敢抬起来,不过他能看到李世民身后站的是谢安,估计李世民是听谢安说了什么,找自己来取证。

此时杨荣的脑子前所未有的快速运转,如果这是一台机器的话,估计都快冒烟了。

突然,一个片段闪过杨荣脑海,李世民可能问的是这个事吧?

杨荣作为李建成的绝对亲信,不光知道很多事,就是在太子宫内行动也非常自由,有一次他去找李建成,走到窗边时,突然听到了里面的对话。

他一直以为那个人是李建成安插在李世民身边的卧底,但是事败后,他才想明白,那个人绝不是李建成安插的卧底,不然玄武门他们不可能没有一点防备,而那个人事后也没有受到一点牵连。

出身世家的杨荣猜测,估计那个人当初做的是两头押宝,不管谁赢了,最后受益的都是他。

事后,杨荣也想过用这个事威胁那个人救自己出来,但是自己说的话都传不出天牢,就是传出去了,估计也没有人相信,只会以为自己是在临死前对他的诬陷。

李世民没有催促他,而是静静的等着他回话。

杨荣额头邸地,说道:“陛下,罪臣当年在隐太子宫,见过封德彝和隐太子秘密私会,而且他们言辞中谈到了陛下。”

“你说的都是真的?”

“罪臣所言句句属实,如若有假,教罪臣不得好死!”

漂亮,杨荣这些话,绝对有着百分之一千的杀伤力,谢安之所以没有说出封德彝的名字,就是怕李世民误以为自己在报私仇,只有让他在其他人这里听到封德彝这个名字,李世民才会深信不疑。

果然,李世民听到封德彝的名字,目光转向了谢安,谢安把自己的头低的更低了。

过了一会,李世民挥挥手道:“朕会去核实,如若有假,定叫你求死不得。”

李世民的话让杨荣身体抖动的更加厉害,之后千牛卫带着杨荣离开了。

李世民踱步来到谢安面前,谢安只能看到他的鞋和下身衣摆。

“这就是你想让朕看到的结果?”李世民的语气不带一丝感情。

这一次谢安没有再低头,而是抬起头直视着李世民,说道:“陛下,臣承认对封德彝有私仇,但是说这些话的时候,臣绝没有公报私仇的想法,句句都是为了陛下着想,请陛下明鉴!”

过了好久,李世民都没有说话。

“朕乏了,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李世民有些消沉的离开了。

毕竟封德彝从他是秦王时就跟着他,现在听到封德彝一直和他不是一条心,换了谁心里都不会好受的。

李世民既气愤,又心凉,他一直是一个自信心很强的人,觉得自己有着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没有想到居然被一个小小的封德彝玩弄于股掌之间。

他在心情不好时,就会来找长孙皇后,只有在她这里,李世民才能真正的放松心灵。

长孙皇后听着李世民絮絮叨叨的说了发生在天牢的事,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长孙皇后听完后,说道:“陛下,虽然您心里有些难以接受,但反过来想,这不可谓不是一件好事啊?”

长孙皇后的话让李世民非常不理解,他问道:“这怎么还会是好事呢,旁人知道后,只会笑朕识人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