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是想让朕成为有功不赏的昏君吗?”李世民幽幽的说道。

都说伴君如伴虎,真是没说错,谢安只是谦虚一下,哪里知道李世民居然就翻脸了。

“臣不敢,如果陛下非要赏的话,那就把谢氏的故地赏给臣吧,那里年久失修,已经破落的不成样子了,也让臣尽一尽后辈之心。”

听到谢安的话,李世民嘴角露出了笑容。

看看,这不就知道他的软肋了吗?在这个时代,李世民还真的没有见过不在乎家族的人。

“嗯,朕懂了,你下去吧,明日你就知道结果了。”

谢安走后,高慧通走了出来。

“刚才的话你都听到了吧!”李世民问道。

“听到了,没有想到此子年纪轻轻,居然不贪功,果然难得。”

高慧通就是丽竞门的首领,他听到谢安把大部分功劳都让给了丽竞门的人,心里自然对谢安的印象好极了。

谢安是不贪功吗?高慧通看不懂,他李世民又怎么会看不懂?

他只是不想和这个特务组织沾上关系,本来李世民还想把谢安培养成丽竞门的下一任首领,接替高慧通,但是现在看来得从长计议了。

不过李世民并没有为高慧通解释其中的隐晦,她对谢安有好感,这样以后谢安借助丽竞门办事,也会少了更多的掣肘。

郑氏的老族长回到家后,他的儿子郑仁基看到父亲神情疲惫,于是关心的问道:“阿耶,您这是怎么了,莫非陛下从重处罚我们郑氏了?”

“那倒是没有,陛下不光没有处罚我们郑氏,反而还一副为我们着想的模样。”

“那您为何唉声叹气?”郑仁基不解的问道。

“这就是陛下的高明之处,他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果他对我们郑氏处罚重了,那老夫还可以向他据理力争。但是现在,反而老夫还要承他的情。知道的是陛下对我们体恤,不知道还以为老夫和陛下私下里有什么交易呢?”

郑仁基也是一个聪明人,做为下一任郑氏的族长,从小对于这些已经耳濡目染了。

“您是在担心其他世家会多想?”

“换作你是其他世家的人,难道不会多想?以后再有隐秘的事,恐怕他们都不会和我们商量了,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啊!”郑族长很是担心的说道。

“陛下果然阴险,这一招是赤裸裸的阳谋,就是我们否认,恐怕都不会有人相信的。”

“不止这些,你信不信,明日的朝会上,郑氏不光不会受到责罚,而且你的职位恐怕也会上升,到时候你就更说不清了。”

“看来陛下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对我们这些世家动手了。这次的事全程都是由萧瑀负责的,莫非他们江南世家已经完全投靠了陛下?”郑仁基疑惑的问道。

郑仁基的话让父子俩对于家族的未来充满了担心,一时间有些踌躇满志。

这个时候,突然屋外传来了银铃般的笑声,接着一个少女洋溢着笑容就走进来了。

正心烦的郑仁基,看到是自己的宝贝女儿,他严肃的呵斥道:“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了,女子就要有女子的样子,一天天不尊礼仪,成何体统?现在还偷听我和你阿翁的谈话,真是越来越不像话!”

少女根本不怕郑仁基,她进来后给两位长辈行礼,道:“丽婉见过阿翁,阿耶!”

见她不搭理自己,郑仁基心里的怒气就冒了出来。

“你……”

只是他还没有骂出口,就被坐在主位上的父亲呵斥道:“你还说她,你看看你,都已经三十多了,还如此沉不住气,以后怎么能担得起家族的重担?”

被父亲一教训,郑仁基立马恭敬的说道:“儿知错了,父亲教训的是。”

都说隔代亲,对儿子严厉,但是对孙女那就是另外一副样子了。

“小婉来了,快来让阿翁瞧瞧,这几日都没有见到你的人影,看看我的孙女,出落的越发水灵了。不过你父亲说的对,女子就应该多学一点礼仪,这样以后到了夫家,才能不让人小瞧。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和陆家小子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等明年春暖花开,老夫得邀请陆氏族长来长安一叙。”郑族长笑呵呵的说道。

“阿翁,您说什么呢,丽婉才不要嫁人呢!”郑丽婉撒娇道。

郑族长以为孙女只是年少害羞才这么说的,岂不知少女心里的真实想法。

“不过刚才听到阿翁和阿耶的谈话,有些地方丽婉不敢苟同。”郑丽婉认真的说道。

郑族长知道自己的这个孙女从小聪颖博学,如果她是男儿身,郑族长会毫不犹豫的把她当作家族的接班人来培养。

“哦,那你说说,我和你父亲洗耳恭听。”

一旁的郑仁基心里吃味又不屑的说道:“她一个无知女子懂什么。”

“刚才阿翁和阿耶说这件事是宋国公在主导,由此判断宋国公已经彻底倒向了陛下,其实这是大错特错。”

“哦,说说你的理由?”郑族长颇感兴趣的问道。

“一派胡言,这个案子负责人就是萧瑀,不是他还能是谁?”郑仁基已经失去了耐心。

“阿耶,宋国公确实是这个案子的负责人,但很多时候负责人并不是主要的办案人员啊!

据丽婉所知,宋国公自从被认命之后,就去过一次案发现场,为了这个事也就面见过一次陛下,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他只是明面上的负责人而已,背后真正做事的另有其人。”郑丽婉非常确定的说道。

“这是其一,其二,宋国公在陛下是秦王时,就和陛下交好,也不止一次的向太上皇建议册立秦王为太子,他虽然是太上皇的老臣,但其实早就是陛下的人,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说他倒向了陛下,完全是多此一举。”

“其三,兰陵萧氏虽然是江南世家的领头人,但是宋国公一直对江南的世家管理比较松散,江南的世家需要朝中有一个位高权重的领头人,而宋国公则需要身后声势浩大的簇拥者,所以他们的关系并不严密,宋国公也就没有必要倒向陛下,因为那些江南的世家在这个事上绝不会听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