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见状,刘成喜上眉梢道:“是主上!”

显然刘成是一个倔强的性格,不会轻易跨过主仆这层关系。

刘雁冰就没有她哥哥那么迂腐,她听后高兴的说道:“那我以后还是叫你郎君,可以吗?”

“小冰,对主上不可无礼!”刘成训斥道。

“哎,刘兄,不必如此,忠心放在心里就好了,不需要时时挂在嘴上。”

“你想怎么叫我都行,称呼只是一个代号而已,没那么多说法。”

谢安想到上次陈青羽出门后,险些受到伤害,如果那时身边有一个会武艺的人跟随,也就没那么危险了。

“你一个女孩子,时时跟着我身边也不合适,而且我身边也不需要人伺候,尤其还是一个女孩子,以后你就跟在青羽身边吧,稍后我介绍你们认识,你们年岁相仿,想必会相处的很好。”

“她是谁,是郎君的妹妹吗?”刘雁冰好奇的问道。

“她是我的世交,我们从小一起长大。”

“哦,就是青梅竹马呗,她还住在你的府上,以后还会是你的娘子,是也不是?”刘雁冰像一个好奇宝宝一般。

“不谈这个,我正好有事需要刘兄去办,那三个女子,明日你带一些府里的家丁,把她们一一送回家,你们就说自己是长安县衙的人,说有长安的贵人,当初把她们留在府上做活,现在放她们回家,给了她们一些工钱,只要打消她们家里的疑惑就好。”谢安急忙转移话题道。

“是,主上,一会我就去安排,小冰她不通礼仪,再加上好奇心太重,还请主上见谅!”

“无妨,小冰你就放心吧,我会告诉青羽,从今以后让她把小冰当妹妹看待,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刘成的那点小心思,谢安都不需要琢磨,就能够猜到。

之后,刘成就去办谢安交代的事,谢安带着刘雁冰去见陈青羽。

简短的给陈青羽介绍了刘雁冰后,谢安就走了,留下两个女孩子相处。

谢安独自一人来到了天牢,两天之后封德彝就要行刑了,在他死之前,谢安要去见一见这个自己来到这个时代,第一个斗倒的历史名人。

他即使品格上有所欠缺,但能够在青史留名,哪一个是简单的人物。

谢安之所以可以这么轻松扳倒封德彝,靠的就是先知先觉,不然他还真的够呛能够斗得过这个老狐狸。

“郎君,您来了!”见到谢安,麻五躬身问好道。

“麻五,几日不见,你倒是越发容光焕发了,想必这几日当差油水很足啊!”谢安开玩笑道。

麻五了解他的性格,在他面前也毫不避讳,笑着说道:“这还不是托了您的福,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钦犯被关到这里,也让兄弟们多了一些收入。”

“您这次是来?”麻五好奇的问道。

“我来见一见封德彝,他最近精神状况怎么样?”

“您还别说,他还真是一个人物,不愧是曾经的右相,小人也见过一些大人物,但是那些人,平日里趾高气扬,只要一到这里,那是原形毕露,苦爹喊娘、装疯卖傻,只有您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出的。

但是这个,自己在牢房里,整日不是在闭目养神,就是在地上写写画画,不管饭菜有多难吃,他是一顿都没拉下,要不是他的环境有些差,还真的有一点您当初在天牢时的样子了。”麻五一脸佩服的说道。

“嗯,带我去看看,这些钱你拿着,等一会给我置办一些酒菜送到他的牢房。”

“哎呦,爷您这不是打我的脸吗,这点钱又没多少,我能要您的钱吗?”

“你要不拿,才是打我的脸。对了麻五,过几日我就要去长安县衙任职了,如果你不想继续在天牢里当差,我倒是可以把你调过去。”

麻五笑着说道:“爷,您对我的好,麻五记在心里,不过还是算了吧,去了那里又得重新开始,这里的人头我都熟悉了,年纪大了,就不折腾了吧!”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以后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就去长安县衙找我,咱们也算是老相识,能帮的我肯定帮你。”

“爷,有您这句话,麻五我就是现在死,也值了。”

“没那么夸张。”

说话间,两人就到了封德彝的牢房外,麻五看到封德彝正在背对着门口睡觉,就要开口叫他起来。

不过被一旁的谢安拦住了,谢安示意他打开牢房的门,就让他先离开了。

谢安走进这个阴暗潮湿又气味刺鼻的牢房,为了保暖,地上都是干草,踩在上面发出咔咔的声音。

谢安看到地上有字迹,蹲下来看到地上用石子写满了关于律法的一些见解。

渤海封氏,在北魏和北齐时达到了鼎盛的家族,靠的不只是对于政治的敏感头脑,还有就是他们家学渊源的律法解释。

在古代,想要学习知识,除了京城的官学之外,想要学到真东西,就只能倚靠各大世家,因为那些流传于世的典籍,只有在那些世家中才有最详细的备注和解释,而且他们还有那方面最全的藏书。

后人理解,世家之所以把持天下,靠的是政治上的达官显贵,但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哪一任帝王会重用他们?

帝王是既防备他们,但是又离不开他们。

比如封氏的一位老祖——封懿,拓跋氏建立北魏后,因为之前渤海封氏和慕容氏相交甚密,所以拓跋氏对封氏严厉打击。

但是封懿凭借着自己的家学渊源,硬是两次出任北魏的司法要员,就是因为治理天下,不能没有司法的完善。

而之后封氏把冀州献给高欢,又帮助高家争霸中原,所以北齐建立后,封氏这才达到了家族的顶点。

对于后世有着积极影响力的《北齐律》就是封氏组织家族人员编写的。

到了隋唐时期,渤海封氏降为二等世家,虽然出来一个名满天下的封德彝,但家族内人才匮乏,也让他独木难支。

封氏的最后绝唱就是玄宗时期的封常清,自他往后,封氏就再也没出现过什么青史留名的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