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开局,我被李世民打入天牢 > 第125章 你要陷陛下于不义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5章 你要陷陛下于不义吗?

琢磨了一晚上,王侍郎最后只能想出来用这个理由参谢安一本。

只要陛下过问,那么谢安关押功勋之后的举动,就是有违朝廷法度,到时候既能救出儿子,又能让陛下苛责谢安,岂不是一举两得?

但是,王侍郎并不知道他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在用自己所知的人来衡量谢安,岂不是牛头不对马嘴,注定要功亏一篑,而且还要引火烧身。

“长安县令谢安何在?”

“陛下,臣在!”

“王侍郎说你滥用刑罚,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你才去长安县上任不久吧?如此短的时间就可以弄出这么大的民怨,你的本事不小嘛?”李世民笑呵呵的说道。

显然,李世民也不相信王启恩的话,所以故意说笑道。

“还是陛下目光如炬、圣烛独照,什么事都瞒不过您。王侍郎之所以参奏臣,只是因为臣关押了他的儿子还有管家,也许是他情绪激动泄愤所致,这臣就不得而知了。”

谢安非常老实的一五一十的把事情都说了出来,王启恩也没有想到谢安居然敢面对李世民时直言相告?

不过谢安最后一句话,就有诱导李世民的嫌疑,所以王启恩要坚决予以否定。

“你胡说,我怎么可能挟私报复,如果他们犯了王法,我绝不包庇,如果他们没有犯法,那么就是你滥用刑罚!”

显然,在告御状之前,王启恩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和管家所做的事,不然他也不会如此有胆气。

“哦,王侍郎所言当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好,王侍郎果然是国之栋梁,并不会因为自己身居高位就包庇家人,如此高风亮节真是让人倾佩不已。

不过某这里有两份供词,一份是令郎所述,另一份是您府上的管家所述,王侍郎要不要亲自过目啊!”

谢安等的就是他这句话,本来谢安还以为要费一番功夫,没有想到对方居然这么愚蠢,自己给自己挖坑跳。

王启恩三步并作两步,走到谢安面前,一把抢过来,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谢安也没有躲避,任由他拿着这两份供词,在众目睽睽之下,王启恩如果敢撕毁,那真是老天爷都难救他了。

看完之后,王启恩激动的指着谢安,喊道:“你这是刑讯逼供,这不是真的!”

谢安后退两步,并不是因为惧怕他,而是因为怕他的唾沫星子喷在自己脸上。

“王侍郎所言差矣,什么叫刑讯逼供,您也是身居刑部要职,如果不相信可以让人验伤,这么简单的道理您不会不懂吧?”

“你……”

谢安一句话怼的王启恩无话可说,目睹一切的李世民,如果此时还不知道谁有理,那他这个皇帝就不用干了,于是他示意王德下去把两份供词拿上来。

虽然王启恩不想让李世民看到,但是他怎么敢不给。

李世民看后,本来平和的脸色,顿时晴转多云,他板着脸问道:“王启恩,这就是你参奏谢安的原因?还说他乱用刑罚,我看你才是知法犯法!”

一句话,顿时把王启恩吓得跪倒在地,抖如筛糠。

李世民把手里的供词,让王德传给最前面的几个中枢大臣观看,大家看过之后,都是一副同情的眼神看着王启恩。

你说你惹谢安干什么,你就是惹他,难道不会先做好功课吗?如此蠢才居然还做到这么高的职位,让一众大臣很是无言。

众人倒是没有相信供词上的话,他王启恩干什么都有可能,但要说他造反,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身为刑部侍郎,居然管理不好家属,你又能怎么管理好如此重要的部门,来人,扒去他的官服,把他轰出去。”

听到李世民的话,王启恩面如死灰,跌坐在地上,连求饶都忘记了,只是傻愣愣的看着地面。

他是熬了多少年,这些年付出了多少,这才混到今天这个职位,没有想到今天就因为一个小小的过失,就被打回原形,即使他出自太原王氏,但是也绝不好受。

这时,身为尚书省左丞的魏征站出来了,他直言劝诫道:“陛下,王启恩确实管教不力,但是他这些年并无过错,如果陛下只是因为他如此小的罪过就罢免他的官职,于法不合,朝廷选用贤能和罢免官员,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度,陛下岂可因自己的喜好做出放大的处罚?”

虽然知道魏征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说话每次都是这么直,李世民每次听到心里都不痛快。

“朕是皇帝,难道朕还没有处罚一个官员的权利?”李世民质问道。

魏征也是头铁,继续说道:“如果陛下要一意孤行,那么又要礼法有何用?”

“魏征!你不要太过分,朕已经忍你很久了!”

“陛下又错了,君王做错,臣子就有提出意见的权力,如果臣子说错了,陛下无需忍让,只需要按律处罚即可,为何要忍让?”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李世民的怒气值,这就像两个人打架,一个人说今天我看你年少不欺负小孩放过你了,但是你非要贴上去说,今天你不打我就不是男人一个道理。

“朕今日就要杀了你,谁也不许拦着朕。”

李世民怒气冲冲的跳起来,跑到大殿边从一个侍卫手里夺过刀,怒气冲冲的向魏征走去。

魏征居然毫不害怕,而且还直视着李世民,更加让李世民上头。

一众大臣此时分为三派,一派紧紧的抱着李世民,为魏征求情,一派劝说着魏征,让他给李世民认个错,还有一派躲得远远的,生怕沾惹上是非。

此时,太极殿内,乱哄哄的,根本不像一个帝国的中枢,倒是像闹市一般。

“魏征,你此举是要陷陛下于不义吗?”

这时,忽然一声怒喝声响起,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看向说话之人,一时间场面倒是静了下来。

“谢安,某做错了什么,今日你要不说清楚,某和你没完?”

对于魏征这种人,荣华富贵和位极人臣,都没有他的名声重要,他可以死在直言进谏上,但是不能死后被人扣上一个不忠不义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