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人话音刚落,就看到朝臣中最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陆陆续续站了出来说道:“臣附议!”

这显然是谢安做的事引起了公愤,而且私下里肯定有人在串联,不然岂能做到如此统一。

而一个有权力欲望的帝王最反感的就是这个,这就相当于逼迫李世民处罚谢安。

即使要处罚谢安,那也是李世民自己决定的,但是如果有人逼迫他,那性质就变了。

其他人若是看到如此场景,肯定已经吓得腿软了,但是谢安看到后,他知道这次自己绝不会受罚,没准还能因祸得福呢?

“哦,竟有此事,到底是何事谢安你来说说!”李世民开口说道。

“回陛下,他们所言句句属实,但也是事出有因,还请听臣一一道来。”

于是谢安尽量用简短的话从有人私下贩卖少女开始,到他查到中间人,但是仅仅过了一晚,此人就被下毒死于牢中……

“臣之前也是想着私下里去查,既不弄的人心惶惶,又能还老百姓一个公道,但是这些恶贼胆大包天,居然敢收买衙役,下毒毒害同伙,这就是对朝廷律法的藐视,今日他们敢如此做,明日就敢劫天牢,臣这才决定对他们一网打尽,也好让他们知道,长安城还是朝廷的长安城,而不是他们这些恶贼的。”

听到谢安的话,李世民赞同的点点头,说道:“爱卿处理的没错,有时候就得有雷霆手段。”

这时有人反驳道:“即使要抓人,但是也没有必要弄的满城风雨,这就是你这个县令的失职!”

“就是,关押在你们长安县牢狱的人,居然被下毒毒死,岂不是说整个长安县管理松懈,这才让人钻了空子。”

“这就是谢安在掩饰自己的失职,请陛下严惩。”

“请陛下严惩!”

这是第二次逼迫李世民了,第一次他的脸色还能保持原样,但是第二次就变了脸色。

“哼,一派胡言,自谢安上任以来,不畏强权,办了好些个让百姓拍手称快的好事,你们此举明明就是有人在串联,即使要惩罚谢安,那也是陛下说了算的,莫非你们要为陛下做主?”身为兵部尚书的杜如晦站出来义正言辞的说道。

“杜尚书此言差矣,整个长安城谁人不知你和谢安私交甚厚,而且听说还私下义结金兰,今日看到我等为长安城的百姓主持公道,请求陛下严惩于他,你就站出来为他说话,此举岂不是因私废公?”

“你!一派胡言,莫非就因为我们的关系,我在此就不能说话了不成?”

“正是如此,古人都知道避嫌以证清白,杜尚书岂能不知?”

“莫非你等就能代表了百姓,杜尚书为谢安说话就成了助纣为虐?这岂不是太霸道了?”眼看着杜如晦败下阵来,房玄龄站出来说道。

“听说前几日谢安求陛下赦免了王珪,世人皆知房仆射和王珪亲如兄弟,你此举莫不是在为自己的兄长报恩?”

“你!”即使一向能言善辩的房玄龄,此时也是自知理亏,因为对方并没有说错,他的出发点就是如此。

此人高举道德大旗,不管是谁为谢安说话,都能批的体无完肤,活脱脱一个现实中的喷子。

眼看着无人能够辩倒此人,谢安已经落入下风,他自己又不能自辩,就在那些人以为自己已经胜利的时候,李孝恭站了出来。

“既然你们争论不出一个结果,那么就该议一议本王的事了。昨夜臣被刺杀,相信陛下已有所耳闻,今日臣来参加朝会,就是恳请陛下严惩刺杀臣的刺客。”

“莫非王兄知道是何人所为?”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昨夜臣让右金吾卫和万年县的人查了一晚,结果什么都没有查出来,只知道那是一个女子,出自西市的妓馆,线索到了那里就断了。臣听闻谢安最近查抄了西市很多的妓馆,抓了不少人,想着会不会有此人的同党就在其中,所以臣恳请陛下把刺杀臣的案子一并交于谢安查处,西市本来就属于他的管辖,而且臣也相信他的能力,肯定能够查个水落石出,给臣一个交代。”

刚刚还在讨论谢安的失职怎么处罚他,现在被李孝恭这么一说,居然转变了风向,变成了查处刺杀他的刺客?

刚才之人一听就知道要遭,急忙说道:“河间王此言差矣,谢安此时已是待罪之身,何以把如此重担交于他手?”

“不让他查,要么你去?”李孝恭直接问道。

“这?对于查案非下官所擅长。”

“你不去,又不让本王指派其他人,你这是何意?莫非你和那个刺客有什么关系?”李孝恭眼神不善的看着他质问道。

“河间王休要乱扣帽子。”

“既然和你无关那就哪凉快哪待着去。”

李孝恭转身面向群臣说道:“刺杀当朝郡王,按律视同谋反,本王不管你们的勾当,但是今日谁敢阻挡本王查此案,就是和本王过不去。”

然后李孝恭转身恭敬的向李世民说道:“陛下,如果有谁敢担此重任,那么不交于谢安也行,只要有人敢站出来应下此事。”

“诸位爱卿你们也听到了,其他事再重要,难道还比一个郡王被刺杀更重要,如果有人接下此事,那么我们倒是可以继续讨论谢安有没有罪。”

这件事谁敢应承啊,别说没头没尾,就是知道线索,那人胆敢刺杀河间王,背后还不知道牵扯到多大的人物,谁敢参与此事啊?

这种事碰到躲还来不及呢,哪里还有人上赶着送死的。

不过他们虽然不敢,但是要这么眼睁睁看着谢安受此重任,他们又心有不甘。

所以有人站出来不死心的说道:“陛下,此案交于谢安也不是不可,但是如果他最后一无所获,又该当何罪?”

此人心思歹毒,眼看着这次一棒子打不死谢安,就想把两件事绑在一起,到时候一起问罪。

“谁人敢说自己能够限时破案,你敢吗?不敢就少在这里说风凉话。”

如果说刚才李孝恭是变着法的帮谢安,那么现在就是亮明旗帜在帮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