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萤火时代 > 第二百九十二章 空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个衣服褴褛,约莫八九岁的小女孩跌坐在泥路上,还没缓过神来,不安的眼神看着面前的几个陌生人,瘦小的身躯在微微颤抖,身旁还有一个翻落的竹篮和一些野菜。

“幸好刚才马车的速度不是很快,不然非撞上不可。”马夫有些后怕的说道。

朱贵林松了一口气,看样子这小女孩只是受了些惊吓而已,没什么大碍。

“小姑娘,你没事吧?有没有伤到哪里?”朱贵林试探的问道,一旁的阿财俯下身去把小女孩扶了起来。

小女孩摇了摇头,默默的蹲到地上把撒出来的野菜捡入篮中,随后提着篮子向红叶村的方向走去。

“爹,看她走的方向应该也是要到村里,要不我们捎她一程?”朱福银说道。

“也行,举手之劳的事,阿财,你去和她说吧。”朱贵林点头道。

阿财快步追上小女孩,和她说了几句话,但小女孩却摇了摇头,面露警惕之色,提着篮子小跑离开了。

“老爷少爷,她不愿意搭我们的车。”阿财回来说道。

“估计是把我们当坏人了吧。”朱贵林猜测道。

“那这孩子还真是不知好歹,我们好心载她一程,她却……”朱福银不满的说道。

“好了好了,人家小姑娘一个人独自在外,小心一些也是正常的,我们走吧。”朱贵林并未放在心上,招呼众人继续赶路。

听到身后传来的马蹄声,正快步行走的小女孩躲到路旁的一棵大树后,目送着马车离去。

马车进村后,几个吃饱饭在村口纳凉唠嗑的村民,好奇的问他们来村里干什么。

朱贵林指挥阿财打开车上的箱子,面带笑容的向村民解释自己一行人等是来卖海货的。

红叶村身处内陆山区,这里的村民基本上一辈子都没机会看到海,更不用说吃到海货了。

所以在听完朱家父子对这些海货的介绍后,村民都跃跃欲试的打算尝个鲜,你三斤我五斤,出手极为大方。

大约一个多时辰的时间,两箱海货就被抢购一空。

“爹,没想到这个村子的人真是有钱,这海货可比正常的肉价高出不少,这么快就卖完了,要不我明早回客栈把剩下的货也拉过来卖了吧。”朱福银掂了掂手中沉甸甸的钱袋,心里乐开了花,低声向父亲建议道。

平时他们在回家的途中,虽然也会零零散散出掉一部分货品,但因为价格的问题,都是沿途城镇一些富户人家购买,大部分货品都是回到了清源县后,放在铺子中慢慢销售。

如果真能在这里把货品都卖完了,那就能提前回笼资金,然后另外再采购一批其他货品回去,那这一趟生意的利润差不多就翻了一番!

“这海货不比大米,又不能当饭吃,并不是普通人家的必需品,村里的人我看七七八八也买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些运来恐怕也卖不了多少,就别折腾了。”经验老道的朱贵林说道。

“爹所言极是,那就先找个地方休息。”朱福银经父亲一提点,也记起此行的目的,心领神会的附和道。

阿财找附近村民打听了一下,回来对朱氏父子说道:“老爷少爷,那些村民都不愿意外人借宿家中,告诉我村子东头有栋无主的屋子,外来人都可暂时在那居住。”

朱福银有些诧异,沿途他们在找不到客栈的情况下,也会临时借宿在村民家中,并给上一些钱作为住宿费和伙食费,那些村民可都是高高兴兴的答应的。

“你有没有说我们不白住,会给钱的。”朱福银问道。

“我说过了,但他们还是都拒绝了,说村中的人家向来不留宿外人的。”阿财为难的说道。

“没事,不是说还有个无主的空屋吗?能有个地方遮风挡雨睡个觉就行。”朱贵林不在乎的说道,常年出门在外,他早习惯了风餐露宿,这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朱贵林发话了,其他人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一行人在村民的指点下走向村东头的空屋。

“就是那了,你们自己过去吧。”一个热心带路的村民指了指前面的一栋房屋,随后转身离开了。

夏季白长夜短,虽已过了吃晚饭的时间,但天色并未完全暗下去,还是能大致的看清楚周围的一景一物。

也许是很久没人打理维护了,这屋子看上去有些破败,和附近村民的一栋栋新屋比起来,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推门而入,屋里空空荡荡,除了靠墙的位置有些稻草堆外,什么都没有。

“爹,这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怎么住人?”朱福银皱着眉头看了看屋里说道。

“没事,现在天也不冷,地上铺层草将就一下就成。”朱贵林不在意的说道。

“那怎么成?您要是夜里凉到了怎么办?阿财,你去找村民买几床被褥回来,这样睡起来也舒服些。”朱福银想了个折中的办法。

把被褥铺在稻草上后,无论是坐是躺都是舒服多了。

“几位客官,你们货也卖完了,是不是明儿一早回镇里呢?”马车夫问道。

“不急,我们想在村里转几天,看看能不能收购点好的山货,你就在这等候几日,工钱不会少给你的。”朱贵林不愧是生意人,很快找了个留下来的理由。

“对了,大叔,你经常在这一带赶车,可知道这红叶村为何如此富裕?”朱福银看向马车夫问道。

“客官这就为难我喽,虽然我每天都在这周边的城镇赶车,但也不是经常来这红叶村,只是偶尔路过,远远的看到村子罢了。雇车的都是镇里的人,这普通村民哪有那闲钱坐车对不对?”马车夫摇了摇头说道。

眼看问不出什么来,朱福银有些失望。

接下来的几日,朱氏父子借口收山货,开始分头在村里走家串户和村民闲聊起来。

卖一些当地没有的货物,收购一些当地的特产,这是流动贩子惯用的经营手法,村民们倒也没有多加在意。